轉瞬之間,微信公眾號已經七歲多了。曾幾何時,“公眾號讓我少奮斗十年”是不少新媒體人的真實寫照,“感謝張小龍”是這群人的心聲。
然而,來到 2019 年,我們聽到身邊更多的聲音是“公眾號流量枯竭”、“公眾號寒冬來了”……
誕生 7 年,微信公眾號是否也正在經歷一次“七年之癢”?
都說難,難在何處?
都說 2019 年公眾號難做,究竟難在什么地方?
1、閱讀量增長變慢
如何提高公眾號閱讀量的增長速度一直是過去一年困擾何加鹽的難題。
“閱讀量沒有怎么下降,但是其增長和用戶增長不成比例。從 12 萬用戶到 18 萬用戶,用戶增長了50%,但閱讀量可能才增長10%。”
何加鹽從 2018 年 7 月開始運營自己的個人號,主要寫知名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純靠內容,公眾號粉絲快速從 2 萬增長到 18 萬,平均頭條閱讀量在 3 萬左右。

在他看來,閱讀量下降是整個微信公眾號行業普遍都會遇到的難題。“用戶是因為優質爆款文章而被吸引來,但是作者不可能每篇文章都是爆款,而且讀者還存在審美疲勞的問題。再加上其他平臺在爭搶用戶時長,平均每 100 名用戶對應的閱讀量肯定是在下降的。”
即便如此,何加鹽依舊保持樂觀態度。他認為,處于成長期的優質文章和作者,閱讀量仍然會繼續增長。
他向果醬妹舉了今年的公眾號黑馬“盧克文工作室”作為例子,盧克文從 18 年 12 月開始運營公眾號, 19 年 3 月 24 日推出《文在寅的復仇(韓國政壇大戲)》一文一夜吸粉20W,目前頭條閱讀量依舊篇篇10W+。(果醬妹此前也曾進行專訪,可戳回顧)
為了創造更多優質內容,何加鹽已經在今年 3 月份的時候辭職專職運營公眾號,寫了不少萬字以上的大文章。有了更多的時間打磨文章,閱讀量也在不斷上漲,讀者反響不錯。
2、漲粉已成過去式,不掉粉就是勝利?
如果對何加鹽來說,出現的問題只是閱讀量增長緩慢,那么對于其他一些小號主來說,形勢恐怕更加不容客觀。
“點媽漫畫”的創始人點爸表示,過去一年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便是漲粉,“漲粉已經成為過去式,不掉粉就是勝利了。”點爸看來,頭條系的崛起讓不少粉絲離開,這也是公眾號打開率持續下滑的原因。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茶叔身上。他運營的公眾號“秋日么么茶”今年一直面臨這個困境。
“漲粉太難。即便粉絲分享了,其他人看到了,也不會就隨手關注,空有閱讀, 2019 年尤其明顯。”茶叔對果醬妹說。
“秋日么么茶”是一個個人情感號。從 18 年開始,茶叔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更文。起初,閱讀量只有一兩百,茶叔一度想過放棄。直到去年一篇《北上廣的白領們,離破產只有一天時間》瞬間成為爆文,閱讀量達到兩萬,給了茶叔莫大的信心。
今年,“秋日么么茶”發表的《那些消失在朋友圈里的中年男人》閱讀量達到 10 萬+,文章被 300 多家公眾號轉載。其余還有多篇文章閱讀量在兩萬左右,這對一個去年開始入局而沒有任何團隊背景的個人號主來說,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