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投什么?沈南鵬、朱嘯虎、徐小平等20位投資大咖總結出5個關鍵方向
過去一年,風口沉寂、資金難募,創投神話在消亡。
曾經叱咤風云、估值過百億的獨角獸們在 2019 接連走向滅亡;新晉獨角獸“砍半”,從 2018 年新增 58 家驟減至 22 家;投融資數量、體量雙雙大幅下滑,直接跌回五年前。
根據《 2019 年中創投報告》顯示, 2019 上半年一級市場共發生 2787 筆投融資交易,總金額接近 3629 億元人民幣,不足去年的四分之一。
王興說,“ 2019 可能會是過去 10 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 10 年里最好的一年。”
2020 會更差嗎?
新年伊始,獵云網(微信號:ilieyun)通過對 20 余家頭部投資機構、 20 余位一線投資人的預判總結,凝煉出這批“創投預言家”們對 2020 年的期待、規劃和預判。
其中,產業互聯網、供應鏈重塑、5G、云計算、出海、消費升級、下沉市場是他們過去一段時間演講、分享中的關鍵詞,圍繞此我們總結了 2020 年投資人們的 5 個核心預判,以供參考。

資本寒冬醞釀出最佳投資機會
過去兩年資本寒冬愈演愈烈,一方面投資機構募資難、下注少,靠資本供血的企業走了一批又一批;另一方面風口在消亡,過去通過風口造富的神話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從風口跌落的企業數量劇增、體量在刷新、泡沫被依次戳破。
但對優秀的投資者而言,雖然寒冬之下創業者人人自危,同樣也有可能為投資人醞釀出“投資的春天”。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未來十年,依然是中國創業者的黃金時期
“很多人說現在是寒冬,我認為未來最好的機會還是在中國。因為按照過去 40 年來看,每個十年就是一個周期,每一個周期都會有寒冬,都會有爆發期。在每一個周期,都會誕生很多優秀的企業,像BAT誕生在1998- 2001 年、TMD誕生在2008- 2011 年之間。每一個周期,我覺得都是厚積薄發的機遇。對比現在的美日歐,中國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最好的投資機會還是在中國。”
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勛:寒冬之下,錢少能讓拿到錢的資本效率更高
“往往市場不好的時候是最佳的投資機會,此時此刻更需要反向思維。寒冬之下,估值必將更加理性,而且錢少能讓拿到錢的資本效率更高。”
IDG資本創始董事長熊曉鴿:資本的寒冬是投資的春天
“我們投資的比較好的公司,很多都是在金融危機時投的,上一次金融危機是 1997 年,我們投了搜狐、搜房, 99 年投了百度; 2006 年至 2007 年有次小寒冬,我們投了 91 無線(后來 19 億美元賣給百度);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我們投了暴風科技。”
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未來創業環境將肅清偽創業,肅清小圈子自摸的游戲,一定有利于進化環境
“ 20 年的投行經驗告訴我,整個二級市場的估值下降是趨勢,而不是暫時的。不管是中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二級市場的估值下降、市盈率下降,一定是趨勢。因為市盈率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泡沫,但它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泡沫。未來創業環境將肅清偽創業,肅清這個小圈子自摸的游戲,一定有利于進化環境。”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一些比較大的挑戰的時候,反而是一些投資甚至創業最好的機會
李開復認為在大的挑戰出現之時,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想法、有理想的人才會出來創業,也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有特色、頭部的投資人;在“寒冬”中才能顯出一家VC的優勢和特長。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資本寒冬是播種的季節,差異化打法是關鍵
對于“資本寒冬”,沈南鵬的態度是在紅杉的世界里沒有資本寒冬,寒冬反而是播種的季節。在他看來,今天的機會往往是小公司的機會,如果一個行業只有大公司的機會那恐怕對于創業者來講不是一個好事情。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小公司,你能夠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你跑得足夠的快,你是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巨頭的。
<